四川优普超纯科技有限公司Logo
客户服务专线:400-884-6567、028-87573647
    • 检验科用水指南:纯水的应用与管理

    • 来源:公司官网 发布日期:2025-09-17 18:00:44 浏览次数:38
    •        在检验科日常工作中,水质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纯水作为核心实验用水,其纯度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因此需建立规范的用水体系,明确纯水的应用场景与管理标准​

             一、检验科用水的核心要求

             检验科用水需符合《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6682),根据用途分为三级:一级水用于高精度分析(如高效液相色谱),二级水用于常规分析(如生化检测),三级水用于仪器冲洗、样品预处理。其中,纯水(二级水)因纯度适中、成本合理,成为检验科应用最广泛的水质类型,其关键指标需满足:生化水用水电导率≤1μS/cm、纯化水电导率≤0.1μS/cm、超纯水电阻率≥18.0MΩ.cm。​       

             二、纯水的核心应用场景

             1. 生化检测

             纯水用于配制试剂、稀释样本。若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如铅、铜),会抑制酶活性,导致检测结果偏低;若含氯离子,可能干扰肌酐等项目的比色反应,影响准确性。

             2. 免疫检测

             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纯水用于洗涤反应板、配制封闭液。水中若含微生物或杂质,易吸附在酶标板孔内,造成非特异性结合,引发假阳性。

             3. 分子诊断

             在PCR等核酸扩增实验中,纯水用于配制反应液、溶解引物和探针。若水中含核酸酶,会降解DNA模板;若含金属离子,会抑制Taq酶活性,导致扩增失败。因此,该场景建议使用接近一级水标准的高纯度纯水。

             4. 仪器运行保障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等设备的管路冲洗、反应杯清洗均需使用纯水。若水质不达标,杂质易沉积,造成管路堵塞、光路污染,影响检测效率并缩短设备寿命。

             三、纯水使用的管理建议​

             1.定期监测水质:监测电导率,确保指标符合标准,检测记录留存至少6个月。​

             2.规范储存与使用:纯水应储存在专用容器中,避免与空气长时间接触;取用后及时盖紧容器,防止微生物污染。​

             3.维护制水设备:3-6个月更换纯水机预处理、18-24个月更换反渗透膜,定期消毒管路,确保制水系统稳定运行。​

             总之,纯水是检验科开展精准检测的 “基础保障”,只有严格把控水质标准、规范应用与管理,才能有效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支持。

  • 公司微信公众号

  • 手机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