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产品中心
-
-
-
-
超纯水电阻率:18.2不是终点,测对才关键
-
来源:公司官网 发布日期:2025-09-23 17:26:43 浏览次数:138
-
在实验室分析、电子元件生产等领域,超纯水电阻率是评判水质纯度的核心指标。市面水纯化系统多搭载电导率仪监测离子含量,但用户常发现外部测量值与设备显示值有偏差,需从电阻率概念、理论极限及测量方法深入解析。
一、超纯水电阻率:水质的“量化标尺”
超纯水电阻率单位为 MΩ・cm,直观反映水中阴阳离子浓度,核心规律是离子浓度与电阻率成反比。杂质离子越少,导电能力越弱,电阻率越高;水体受污染时,离子浓度上升,电阻率则下降。
18.2MΩ・cm 是超纯水纯度标杆,此时水中几乎无杂质离子,仅含水分子解离的微量 H⁺和 OH⁻,能满足高效液相色谱、半导体晶圆清洗等严苛需求。
二、18.2:超纯水的“纯度天花板”
若完全去除离子,电阻率能否无限大?答案是否定的,这由水的化学特性决定。电导率(单位μS/cm)与离子浓度成正比,而水分子会自发解离:H₂O⇄H⁺+OH⁻。25℃时,H⁺和 OH⁻浓度均为1.0×10⁻⁷mol/L,离子积常数 K_W=1.0×10⁻¹⁴。
据此计算,此时水体最低电导率为0.055μS/cm。因电阻率是电导率的倒数,25℃时超纯水最高电阻率为18.2MΩ・cm,这是水的物理化学属性决定的理论极限,无法突破。
三、测量难达18.2MΩ・cm?问题在细节
实际测量中,超纯水电阻率常低于设备显示值,多因细节疏漏:
仪器选择:优先用在线式电导率仪,避免离线测量时水体接触空气吸收CO₂导致电阻率下降;需搭配0.01cm⁻¹ 电极常数的电导池,确保检测灵敏度;仪器需有0.1℃精度的温度补偿功能,消除温度干扰。
操作步骤:通水排尽电导池气泡,避免影响检测;调节水流速至每秒 1-2毫升,待读数稳定后记录;同时标注测量温度,便于数据比对校准。
四、延伸:电阻率与应用的“适配性”
18.2MΩ・cm 并非通用标准:普通玻璃器皿清洗用1-5MΩ・cm 纯水即可,半导体芯片制造需18.2MΩ・cm 超纯水。且超纯水电阻率会随储存时间下降,高要求场景建议“即制即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