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优普超纯科技有限公司Logo
客户服务专线:400-884-6567、028-87573647
    • 复床周期制水量降低的原因分析

    • 来源:公司官网 发布日期:2014-09-12 16:27:37 浏览次数:2372
    • 脱盐水整个装置由复床(一级除盐)、混床(二级除盐)两部分组成。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制水周期逐渐缩短,复床再生频繁,自用水率明显增加,酸碱消耗亦大大提高。复床制水能力通常达不到设计值140t/h,只能维持在110t/h左右。为此,我们对复床周期制水量降低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提高复床周期制水量。

      根据离子交换平衡原理,脱盐水生产工艺计算式为:
          N=V·E0/(QT·∑c)(1)
            式中:N-周期制水量,m3
            V-离子交换树脂的体积,m3
            E0-离子交换树脂工作交换容量,mmol/L
            QT-每台交换器处理水量,m3/h;
            ∑c-水中离子总量,mmol/L。
        从式(1)可见,当处理水量和树脂体积一定时,复床进水中离子含量增大,离子交换树脂工作交换容量减小,都会造成复床周期制水量的降低。
        为此,我们对复床的运行工况、树脂的工效性能进行了调查统计,见表1。由表1发现复床进水离子含量每年都大幅度增加,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表1 复床制水情况统计
      统计年份 周期制水量/
      t
      阳床工交/
      (mmol·L-1)
      阴床工交/
      (mmol·L-1)
      进水离子量/
      (mmol·L-1)
      1990 2350 623 738 3.11
      1991 2300 626 730 3.85
      1992 2260 603 721 4.20
      1993 2205 601 725 4.60
      1994 2140 588 705 5.27
      1995 2080 575 686 6.08
      1996 2015 543 648 6.53
      1997 1610 510 629 7.94

      1.1 复床进水离子量增加原因分析
        我厂脱盐系统进水为黄河水经混凝、过滤及弱酸阳床脱碱后的软化水。从黄河水质历年来统计的数据看,水质变化明显,水质数据见表2。

       

      表2 黄河水离子总量变化情况
      年份 年均离子量/(mmol·L-1 年份 年均离子量/(mmol·L-1
      1990 12.1 1994 15.8
      1991 13.5 1995 17.6
      1992 14.6 1996 19.7
      1993 14.0 1997 20.6

      由于黄河水质不断恶化,原水中离子含量逐年增加,造成复床周期制水量减少。

      1.2 树脂工作交换容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除与本身工艺特性有关外,还与工作条件有关,如再生方式、进水离子浓度、交换终点的控制指标、树脂层的高度、水流速度,交换剂能否彻底再生也会对工作交换容量有很大的影响。
        在再生方式、交换终点的控制指标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工交下降的原因应从以下几方面查找:①国产弱碱树脂强度不够,在运行过程中破碎、脱壳而堵塞水帽,造成树脂工作层下降。②复床压差升高,限制水流速度,降低交换中膜扩散的速度,影响离子交换树脂交换能力的充分发挥。③进水离子浓度的改变,造成树脂再生时间、浓度与运行条件的不匹配,再生效果差。④从合成工段
            回收的工艺冷凝液碳黑含量过高,后移进入复床,致使复床进水变黑。发粘,堵塞树脂网孔,影响树脂的吸附和离子的交换,造成工交下降。

  • 公司微信公众号

  • 手机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