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优普超纯科技有限公司Logo
客户服务专线:400-884-6567、028-87573647
    • 2014年我国仪器行业关键词:开放共享

    • 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 发布日期:2015-01-08 10:59:18 浏览次数:2505

    •      导读:2014年,对于我国仪器行业来说,共享和开放,毫无例外是一个“打头阵”的关键词,今年10月,《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这意味着今后我国对科学仪器的共享和开放,将上升到国家层面,迎来一个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的全面开放局面。

      仪器资源闲置严重  需要走出“深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研人员要想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科学仪器和实验设备自然不可或缺。随着我国科技投入连续多年持续递增,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学仪器设备也鸟枪换炮,数量、质量均大幅提升。

          科研设施和仪器与科技创新,从来都相伴而生,重大的科技创新活动离不开科研仪器。以实验物理为例,据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丁洪对近60年诺贝尔奖获奖项目的统计,共有41个奖项涉及实验物理,而其中有38个奖项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先进精密实验仪器和手段取得的。而这38个奖项中还发明了13项新的仪器。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对科学技术的日益重视,国家在科研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给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提供的高端仪器采购费用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科研人员所使用的大型科学仪器,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

          来自国家科技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近9万台(套),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总量54918台(套),原值总计780.2亿元。与此同时,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的问题凸显。重复购置、部门化、单位化、个人化和闲置浪费现象较严重。据权威部门的调查,2013年我国全部科学仪器设备的年均有效工作机时为1157小时,远低于发达国家的3000多小时,其中20112013年新增仪器对外服务率为9.2%,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国有企业里面购置的科研仪器和设备重复和浪费也非常严重,之所以科研经费效率不高,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一半以上的钱都去购买硬件了,而这些硬件使用效率比较低,结果就是科研经费没有用到刀刃上。”国家环境保护膜分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杨昆分析指出。

          科研设施与仪器具有公共性、稀缺性等特点,只有加快推进向社会用户开放,避免部门分割、单位独占,才能充分释放服务潜能,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效支撑。

          国家:政策扶持  鼓励资源开发共享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已经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下称《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提出,要从健全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的高度,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把公共财政投资形成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让它们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为社会服务。推进这项改革要细化公开有关实施操作办法,加强统筹协调,一些探索性较强的问题可先试点。

          据新华社报道,1028日,科技部负责人解读了刚刚审议通过的《意见》。根据科技部的解释,《意见》提出的目标是用3年左右时间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建立统一开放的国家网络管理服务平台,所有符合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都要纳入平台开放共享。通过开放共享使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目前,改革的难点在于统筹,因此采取分阶段实施。2014年年底前完成仪器资源调查,摸清家底。2015年至2016年全面建设“统一开放的国家网络管理平台”。2017年开始,对所有仪器设备管理单位的开放情况等组织考核,并向社会公布。

          为推进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将采取五方面措施。第一,所有符合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都纳入统一网络平台进行管理,各个管理单位都要按统一标准建立在线服务平台,纳入国家管理平台。建立开放记录,对设施和仪器的使用分布和使用情况公开。第二,实行分类的开放共享。第三,建立开放共享的评估体系。第四,加强开放中的知识产权管理。第五,强化管理单位的主体责任。

          为健全开放共享的机制保证,《意见》中提出要建立引导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激励机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采取有偿服务,管理单位对外提供开放共享服务,可按照成本补偿和非营利性原则收取服务成本费,服务收入纳入单位预算,由单位统一管理。二是统筹考虑和严格控制新上项目中仪器设备购置,对利用现有仪器设备开展科研活动的项目优先支持。三是对开放效果好、用户评价高的科研设施和仪器,建立开放共享后补助管理机制。

          地方:先行一步 企业得到科技支援

          事实上,在国家层面出台统一的政策前,部分地方政府的相关单位,已经先行一步,将科学仪器资源,通过互联网等媒介,向区域所需企业开放共享,共同推动当地科学成果的开发。

          北京市科委搭建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促进了首都地区676个国家级、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价值192亿元,3.84万台(套)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近3年来,京内外34330家企业获得了条件平台的各类服务,实现服务合同额达58.87亿元。其中通过使用大型科研仪器实现测试服务14.38亿元、联合研发31.30亿元,提升了科研仪器使用效率。

          陕西省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试点省之一,陕西省科技管理部门不仅组建了陕西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还对省内提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的单位,按照其服务收入给予30%的奖励;对省内使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委托单位,按其年实际支出给予20%的补贴,充分调动供需双方参与资源共享的积极性。2013年,共受理申报补贴单位144家。经初审、专家审核、评定,给予其中的101家单位补贴共计647.8万元。

          2012年以来,浙江省质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和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以开放实验室的形式,将国家、省级质检中心等技术机构中符合条件的实验室环境设施、检测仪器设备、技术标准信息及科研成果以非营利方式向社会开放,努力打造成为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测基地、技术创新试验基地、质量咨询和培训基地以及社会的质量科普基地。

          企业可以利用开放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标准信息以及权威检测技术等资源,开展产品研发、工艺改进、标准研制和质量提升等活动。截至目前,开放检验检测设备4797台套,设备原值近3.6亿元,近6500余家企业利用101个开放实验室开展分析试验、标准验证25000余批次,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

          通过以点带面,全面部署,浙江全省101个专业实验室均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确定开放的领域和项目,配齐配强开放的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向社会和企业联动开放,帮助企业解决在技术创新中遇到的检测、标准等瓶颈问题。

          高校、科研单位:让仪器“活”起来

          中科院——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作为中科院技术支撑体系的重点建设内容,其定位是建设成为中科院科研装备水平最高、综合技术能力最强、区域创新活动最重要的支撑平台。中心共有10家成员单位,有效在网共享设备480余台,总价值超过11亿元人民币。 目前,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建设,正在成为科研人员关注的热点。在这方面,中科院布局较早。早在“十一五”期间,中科院根据区域特点和学科共性,就规划和部分启动了一批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有效推动了区域内研究所大型仪器设备的协作共享。

          中心各成员单位一贯秉持“开放、共享、协作、创新”的服务宗旨,对使用者采取非营利性的成本补偿式收费,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优先保障自身承担的科研任务需求的前提下,切实提高仪器设备的共享共用,促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在服务地方、企业重点需求方面,中心平台设备已经为数百家企业、社会单位等提供服务累计超过13万小时。中心曾经在金融危机爆发时,利用各单位的科研优势,免费服务社会。比如,2010年响应中科院号召,中心所有成员单位为数百家科技企业免费提供测试服务:化学所就曾基于有机及聚合物材料光电性能与器件研究平台,通过有效的质谱数据确定产品中的微量杂质成分,帮助新疆某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促使该公司产品出口价格翻番,新增年产值近亿元;高能所也曾基于先进射线的物质科学应用平台,为南京博物馆检测战国文物“陈璋壶”,研究其内部结构之间的加工工艺,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为相关文物的复原提供了重要依据。

          华东理工大学——针对一些科研仪器重复购置、闲置浪费严重的弊端,华东理工大学大力推行大型仪器全年24小时共享。晚上10时后,许多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仪器连轴运转,参与共享的大型仪器使用率比5年前提高了50%。

          华东理工大学规定,全校2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必须向校内公布信息,开放使用。在大型仪器申购论证、审批环节,学校结合仪器开放使用情况,根据实际需求购买,减少闲置和浪费。校实验室与装备处处长蓝闽波教授说,“为了公平,只有大型设备共享的课题才能获得学校的科研优惠政策。”

          为了克服阻力破除痼疾,学校采取措施,激励各学院在采购仪器时考虑使用率问题。比如,在申报采购仪器时,要求申请者填写机时数目标。学校设立奖励,按机时数的多少来计算奖励金额,使用越多,收益越多。

          据了解,在华东理工大学,仅40万元以上的仪器就有250多台。目前,加入全时段共享的已有65台仪器,其他仪器也在为加入做准备。部分热门仪器在全时段开放后增加了数千小时的使用时间,平均每天预约使用10人次以上。一些仪器如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平均每天夜间使用超过4小时。

          编后语:我国从国家层面出台政策,来推动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有利于提升我国综合科技实力。人们期待着,有关部门和单位能不折不扣地落实《意见》提出的各项措施,让那些睡大觉的科学仪器设备尽快醒过来、转起来。

  • 公司微信公众号

  • 手机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