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产品中心
-
-
-
-
一文读懂实验室纯水机行业标准
-
来源:公司官网 发布日期:2025-05-14 11:09:58 浏览次数:34
-
一、实验室纯水的分级标准
根据现有行业标准,实验室纯水可分为四个常规等级:纯水、去离子水、实验室Ⅱ级纯水和超纯水。不同级别的纯水具有不同的纯度指标,适用于不同的实验场景。
1、纯水:纯化水平最低,通常电导率在1-50μs/cm之间。它可经由单一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反渗透等方法制得。
2、去离子水:电导率通常在1.0-0.1μs/cm之间,纯化程度高于纯水。
3、实验室Ⅱ级纯水:电导率更低,适用于大多数常规实验。
4、超纯水:也称为I级水,是纯度最高的级别,电阻率可达到18.2MΩ·cm(25℃),适用于高精度分析仪器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
中国国家标准
中国国家标准GB/T 6682-2008规定了分析实验室用水的分级标准,包括Ⅰ级、Ⅱ级和Ⅲ级水的质量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化学分析和无机痕量分析等试验用水。
GB/T 6682-2008详细列出了不同等级水的技术要求,包括pH值、电导率、比电阻、可氧化物质、吸光度、蒸发残渣和可溶性硅等指标。
国际标准
ISO3696:1995: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分析实验室用水规范,提供了实验室用水的规格和试验方法。该标准包括三个等级:I级水(超纯水)、II级水和III级水。
ASTM D1193:由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制定的标准,提供了实验室用水的规格和试验方法。
NCCLS:临床试验标准国际委员会也制定了相关标准。
二、实验室纯水机的技术指标
1、电阻率:电阻率是衡量实验室用水导电性能的重要指标,单位为MΩ·cm。随着水内无机离子的减少,电阻值逐渐增大。实验室超纯水的标准电阻率为18.2MΩ·cm(25℃)。
2、总有机碳(TOC):总有机碳是水中以各种有机物形式存在的碳的总量,包括易被一般强氧化剂氧化的有机物和需用特殊方法氧化的有机物。TOC的高低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微粒性物质:微粒性物质是指除气体外,以非液体分散在水中,并形成非均相混合物的物质[0]。这些微粒可能对精密仪器造成损害或干扰实验结果。
三、实验室纯水机的工作原理
实验室纯水机通常采用多种技术组合来制备不同级别的纯水,常见的技术包括:
1、反渗透:通过半透膜分离水中的离子和分子。
2、离子交换:使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阴阳离子。
3、蒸馏:通过蒸发和冷凝去除水中的杂质。
4、超滤:使用超滤膜去除水中的微粒和大分子物质。
5、活性炭吸附: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氯化物。
四、实验室纯水机的维护与管理
1、更换滤芯和耗材。
2、清洗系统,防止细菌和微生物污染。
3、检查系统各部件的运行状况。
4、定期检测水质,包括电阻率、TOC、微生物等指标。
5、建立水质档案,记录水质变化情况。
6、对纯水机进行定期校准,确保其性能稳定。
五、实验室纯水机的选购指南
选择实验室纯水机时,应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求来选择合适级别的纯水机:
1、对于高精度分析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需要选择能制备I级水(超纯水)的纯水机。
2、对于一般分析实验,II级纯水可能已经足够。
3、对于清洗玻璃器皿等一般用途,III级纯水就足够了。
4、产水能力:每小时能生产多少升纯水。
5、水质稳定性:能否持续稳定地生产符合标准的纯水。
6、操作简便性:是否易于操作和维护。
实验室纯水机的行业标准涵盖了水质分级、技术指标、工作原理、维护管理等多个方面。了解和应用这些标准对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验室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验室纯水机的行业标准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及时更新设备和管理方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实验需求。
-